二级教授:张金锁

张金锁,1962年8月出生,陕西凤翔县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副理事长。先后负责完成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20 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 余篇,出版专著和统编教材 5 部。
二级教授:高尚斌

高尚斌,汉族,陕西延川人,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现任中共党史研究院院长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带头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中共党史教学团队”带头人。担任学术职务有: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等学会的理事,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共党史研究会、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陕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陕西省陕甘宁根据地史研究会等学会的副会长。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各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曾被评为陕西省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陕西省理论教育先进工作者。
二级教授:高楼军

高楼军,男,汉族,1963年10月生于陕西佳县,中共党员,教授,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化工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化学会常务理事,延安市化学学会理事长,负责陕西省化学工程与技术特色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物理化学精品课程等建设任务。主要从事物理化学、环境分析技术教学工作和表界面功能材料、环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各级科研基金项目30余项、教改项目4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主编教材2部。曾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等奖项,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和延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
二级教授:李卫东
李卫东,1957年12月出生于陕西米脂,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校(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延安市物理学会理事长。曾任永利皇宫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先后主持或合作承担了省厅及校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从事基础物理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特等奖及校级教学成果奖多次。2013年获陕西省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6年获得陕西省第十届教学名师。先后主持完成省级以上教育科研等项目3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项目3项。在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得省、校级教学科研奖励10多项。
二级教授:尤浩军

尤浩军,197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永利皇宫感觉与运动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2016,11 –至今),丹麦奥尔堡大学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2007,9 – 2010,8),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基础组委员。在痛与镇痛及针灸治痛研究领域,主持10项国内、外科研基金,其中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在国际权威领域期刊上发表SCI科研论文37篇(通讯作者22篇),其中18篇为第1作者论文。相继提出了“痛觉内源性调控时空影响”论点,“不引起明显痛感温针治痛”新理念及“丘脑超前镇痛”新思路。上述科研论点增进了疼痛学、针刺镇痛及麻醉学相关领域内工作的基础和临床工作者对“痛与治痛”神经调控机制的深入理解,为病理性痛的治疗提供了科研新资料,并为传统中医“灸法”治痛提供了基础科学实验依据。研究成果被国内、外痛觉研究室较为广泛引用(总引用率> 500次,单篇最高引用72次;影响因子总和>130,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影响因子总和:62.78;H指数:15)。
二级教授:韩琳

韩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精品课程负责人,陕西省特色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带头人,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研究”、教育部“择优推广”项目“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现场教学方法”和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等各类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70余篇。曾为教育部机关党校、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来延培训的各类学员做辅导报告70余场。荣获“陕西省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2018年2月高等学校红色文化“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陕西省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本人排名第一)。
二级教授:谭虎娃

谭虎娃,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首批“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 人才,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国家级一流课程“延安精神筑梦红色青年”主持人,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代表性著作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的转折: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2018)、《延安精神新论》(2015)、《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14)、《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与当代改革》(2009)等。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21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获二级教授任职资格。